高效有机双极晶体管成功演示

  德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首次成功演示了一款高效的有机双极晶体管,其关键是使用高度有序的纤薄有机层。新晶体管的工作速度远超此前的有机晶体管,为有机电子学开辟了全新的前景,有望在医疗等领域“大显身手”。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和华特·布莱顿发明了晶体管,开创了微电子时代,并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随后,首个所谓的双极晶体管问世,其中正负载荷子有助于电流传输;接下来,单极场效应晶体管研制成功。

  晶体管的性能与日俱增,极大加快了数据的处理速度。但这些晶体管比较坚硬,不太适用于研制新型柔性电子元件,如可折叠的电视显示屏或医疗领域使用的仪器等。对此类应用,由有机材料或碳基半导体制成的晶体管近年来非常关注。早在1986年,科学家们就发明了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但其性能仍远远落后于硅元件。

  现在,由德累斯顿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首次成功演示了一种有机、高效的双极晶体管,其关键是使用高度有序的薄有机层。新晶体管的工作速度比以前的有机晶体管快很多倍,元件的(即每秒超过十亿次开关操作)。

  研究人员解释说,研制出首块有机双极晶体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他们必创建质量非常高的新层和新结构。经过20年努力研制而成的这种新型有机双极晶体管,为有机电子学开辟了全新的前景,有望提升数据处理和传输效率,在多个领域大显身手。“例如,可以设想的未来应用是配备传感器的智能贴片,其能处理传感器内的数据并与外部无线通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药研发驶入快车道,本土药企研发的药品在满足国内患者需求的同时,也开启了出海之旅。

  目前,付村村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超过90%,全村垃圾分类正确率从50%提升到80%。

  国家能源局30日发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新增装机1.72亿千瓦,同比增长93%,占新增装机的76%。内蒙古一批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项目稳步推进,广东、海南、福建等地在建核电项目全方面推进,双江口、玛尔挡等重点水电项目进入土建施工高峰期。

  10月26日,工作人员在湖南株洲国际会展中心向观众介绍北斗技术在交通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近日,在逐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座谈会上,习在谈到保障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时强调指出,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巩固好已经取得的成果。

  29日,中国海油公布消息,在深圳东南约180公里的陆丰8-1平台,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上平台燃气轮机成功“点火”,正式投入使用。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将于10月31日返回东风着陆场。记者29日晚从东风着陆场了解到,目前,着陆场已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等待神十六乘组天外归来。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打好种业振兴行动这场翻身仗,必须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加快推进高水平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引导资源要素向种业企业聚集,实现种业全产业链现代化,推动我们国家种业高质量发展。

  我叫吕天雄,一名85后创业者,NEST巢空间的创始人,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东城人,也是东城文化消费初创者中的一员,同时还是东城产业消费蒸蒸日上下应运而生的“个体户”。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黄维院士、李林教授团队与西北工业大学彭勃副教授团队合作,设计出一种用于快速检测人脑神经胶质瘤标志物的双光子荧光探针,该项成果有望应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术中导航。

  黑色西装,略有些花白的头发,招牌式灿烂的笑容,10月25日下午4时30分,清华大学理科楼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巴克利奖获奖者薛其坤准时出现在媒体面前。2008年,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提出了在磁性拓扑绝缘体中实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方向,引发各国科学家竞相投入实验。

  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单位,在此次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中,中国电科在陆海空天布设了航天测控通信网,并为交会对接打造了性能更优异的激光交会对接雷达等关键设备,全力保障任务成功。

  10月26日,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以下简称“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F(以下简称“长二F”)遥十七运载火箭点火升空,随后将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精准送入预定轨道。

  “到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显著提升,全国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000亿元。一批主攻硬科技、掌握好专利的企业成长壮大,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加速形成,

  近年来,广西钦州浦北县坚持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三农”、促振兴,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25日在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表示,这次飞行任务将首次进行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

  成果组团亮相,院士轮番登台,科技大秀云集,观众络绎不绝……不久前举行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安徽省暨合肥市主场活动盛况空前。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科学家主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报告称,他们发现了新的FRB,每个仅持续百万分之一秒(1微秒),是迄今观察到的“寿命”最短的FRB。

  人类比机器更擅长综合泛化。美国纽约大学科学家团队此次用证据说明:神经网络能掌握与人类相似的系统泛化能力。